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公共服务 >> 政府工作报告 >> 内容

枣庄市市中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6日

时间:2016/1/19 18:36:32 点击:

  核心提示: 枣庄市市中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——2016年1月6日在枣庄市市中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区长 邵士官 各位代表: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...

枣庄市市中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6日

枣庄市市中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——2016年1月6日在枣庄市市中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
代区长   邵士官

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“十二五”时期工作回顾

“十二五”时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。五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区人大、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,团结协作,攻坚克难,顺利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。
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。2015年,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23.6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.6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.7亿元,进出口总额达到4.3亿美元,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91亿元,分别是2010年的1.6倍、1.5倍、1.7倍、1.9倍和1.3倍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.3亿元,年均增长7.3%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,服务业增加值、税收收入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,工业利润及国税收入增幅,金融发展水平等8项主要指标位列全市第一。与2010年相比,地方财政收支、税收收入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、房地产投资等指标总量实现6个翻番。
结构调整步伐加快。预计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4.5:53.3:42.2。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96家,纺织服装、橡胶管带轮胎、环保水处理、医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.1%,我区获得中国纺织服装名城称号。累计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107个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,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48家。全面结束立窑水泥生产历史,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。服务业发展跨入新阶段。预计2015年服务业投资完成101.5亿元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9.3%。限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11家,商业设施面积达到155万平方米。大润发超市、盛北商贸城等项目投入运营,三角花园商贸区跻身省级服务业先进园区行列。仙坛山温泉小镇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9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5家。国家级有机食品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42个,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。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,区镇两级产权交易平台建成启用。实施“小农水”重点县、农村土地综合治理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发展管道灌溉10万亩,6.9万人实现饮水安全。
发展后劲日益增强。累计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56个,十里泉电厂“上大压小”扩建等一批大项目顺利推进,泰和年产30万吨水处理剂等9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。累计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6个,实际利用外来资金248亿元、境外资金9963万美元。枣庄经济开发区入园项目达到200个,市南工业区被列入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。61家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主体任务基本完成,近4万名职工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。市场主体发展到5.29万家,驰名商标、著名商标、省级名牌总数达到24件,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位居全市第一。雅百特科技成功“借壳”上市,我区荣获“山东省金融生态建设模范奖”。
城乡面貌变化明显。累计实施城建项目142个,完成投资141.5亿元,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52平方公里,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.4%。顺利实施青檀小区、道南里等23个棚改项目,13个项目实现回迁上房。新建经适房、廉租房、公租房1623套。东西沙河治理工程全面竣工,解放路、胜利路等公铁立交建成通车,新建改造348线、西昌南路、人民东路、建设南路等道路47条,农村道路安防工程全面完成。新改建城区旱厕268座,铺设供热管网32公里、燃气管网59公里、供水管网17公里、电力线路79.7公里。完成206国道等16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,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46条,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通过省级认定,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、省级文明区、省级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区。实施省级以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8个,关闭露天开采矿山26处。水污染防治通过国家迎淮核查验收。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任务,新增造林面积8万亩、城区绿化面积320公顷。
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惠民实事,全区累计民生支出74.6亿元,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0.6%。预计201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300元、17540元,是2010年的1.7倍、2.2倍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8439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924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、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并轨,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到40家。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,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6%。新建标准化校舍15.7万平方米,新改建幼儿园35所,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55所,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。区文化馆东湖新馆建成启用,升级改造农家书屋89个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,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。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.8‰以内。在全市率先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,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。扎实推进平安建设,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国防教育、双拥共建、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。广播电视、妇女儿童、外事侨务、人民防空、对台事务、国税、地税、审计、物价、史志、档案、老龄、邮政、通信、保险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。我区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、全国残疾人辅具服务示范区、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区、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、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、全省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称号。
自身建设得到加强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作风建设进一步夯实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“四清单一平台”行政权力运行体系基本形成。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。从严查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,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。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,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2件、政协委员提案521件。坚持重点项目、民生工程帮包帮扶、挂牌督办等制度,重激励、硬约束、严考核,凝聚了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各位代表!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,市中人民勤劳智慧,自强不息,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;五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,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不会一蹴而就,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艰苦奋斗的韧劲;五年来的实践昭示我们,在发展的道路上,不会是一片坦途,必须适应新常态,抢抓新机遇,不消极、不懈怠、不退缩,努力把市中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推向前进。
各位代表!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磨练,经受了考验,市中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奋斗凝聚汗水,成绩来之不易。这是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、亲切关怀的结果,是区委科学决策、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区人大、区政协有力监督、鼎力支持的结果,更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、务实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支持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驻区解放军、武警官兵、广大政法干警和驻区中央、省、市属单位,向在我区创业发展的投资者、建设者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各位代表!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,我们清醒地认识到,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:工业经济不强,服务业层次不高,招商引资氛围不浓,项目建设力度不够,土地利用效益不高。城市建设欠账较多,功能尚不完善,管理服务力度有待加大。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,生态建设任重道远。民生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,政府机关作风有待提升,营商环境亟待优化,等等。我们一定坚定信心、敢于担当,埋头苦干、积极进取,决不让矛盾累积,决不让困难阻挡,决不让发展放缓,努力用发展实绩回报全区人民的厚望和重托!

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

今后五年,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。从宏观上,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,作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、全面推进改革的决策部署,为我们加快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;省委、省政府深入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,市委、市政府积极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“两大高地”,加快东城提质发展步伐,我们必将获得更多倾斜和支持。从我区看,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投产运行,转型发展基础更加牢固;全区上下人心思进,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,必将成为“十三五”期间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:全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00亿元,年均增长7.5%;地方财政收入力争超过30亿元,年均增长6.5%;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.5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%和9%。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推动“十三五”发展,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任务:
突出创新发展,打造新兴工业强区,让经济更具实力。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,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,推动新技术、新产业蓬勃发展。加快纺织服装、橡胶管带轮胎、建材、煤电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壮大环保水处理、装备制造、医药医疗器械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,打造全国最大的水处理剂生产基地。新增上市企业、“新三板”挂牌企业5家以上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力争达到30%。统筹枣庄经济开发区、市南工业区融合发展,突出纺织服装、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新材料等产业定位,实施二次规划、二次创业,打造城市转型产业示范园区。
突出协调发展,打造东部城区核心区,让城市更加宜居。坚持以人为本,推进城乡一体发展,构建中心城区、示范镇、农村新型社区“三位一体”新型城镇化格局,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,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4%。实施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十大工程,推进十电运煤专线迁建、城区公铁立交、“断头路”打通等重大城市交通工程建设,打造“十纵十横”城市路网。统筹抓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、智慧城市建设,全面完成棚改建设任务,让城市面貌实现“脱胎换骨”的变化。
突出绿色发展,打造省级生态区,让环境更加优美。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着力推动环境生态、产业生态、生活方式生态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动节能降耗,强化污染源头控制,落实总量减排目标,深化水气治理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,加快绿色市中建设步伐,突出植树造林,实施山水林田路村生态保护工程,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、景区山体绿化提升、村庄绿化美化、万亩环城湿地等工程建设,将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分别提升到38%、40%。积极发展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,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着力培育特色农业示范园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。大力实施农村改水改厕改暖,着力解决农村饮水、道路、照明、住房安全、垃圾处理等方面突出问题,建设美丽乡村。
突出开放发展,打造全市商贸中心区,让发展更富活力。整合资源,优化布局,做强城区东部三角花园省级商贸区、城区西部新兴商贸集聚区、城区北部商贸物流园、市南新兴业态集聚区,推动商贸流通、现代物流、文化创意、电子商务等产业集聚发展,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。实施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,坚持内外需协调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,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。突出招大引强,依托本土企业,紧盯国内外大型名企,着力招引创新型、成长型、补链型、税源型项目。巩固纺织服装、环保水处理、玩具等优势出口行业,鼓励企业加快境外营销体系建设,发展跨境电子商务,力争五年利用境外资金1亿美元、实现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。
突出共享发展,打造幸福和谐示范区,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。坚守底线,注重公平,加大公共服务供给,不断提高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。实施精准扶贫,提前完成贫困人口脱贫目标。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,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,形成覆盖全民、整合城乡、均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。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努力推动群众就业、收入双增长,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
我们坚信,只要全区上下振奋精神、迎难而上,砥砺奋进、团结攻坚,一步一个脚印,一年一个台阶,就一定能够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作为,美丽市中的发展目标就一定会实现!

2016年政府工作安排
 

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我区攻坚之年,更是大干之年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和中央、省、市经济工作会议、区委八届十次全体(扩大)会议精神,以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坚持打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,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,突出招商引资、工业振兴、服务业升级、生态提质,全力抓好实体经济发展、城市基础设施改造、城乡环境提升和民生改善,努力开创赶超发展的新局面。
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7.5%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.5%,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.5%左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%,进出口总额增长6.5%左右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左右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左右。围绕上述目标,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:
(一)全力推进项目建设,努力做强实体经济。牢固树立“项目兴区”理念,集中精力招引项目、建设项目、发展项目,千方百计增投资、调结构、促转型。
狠抓招商引资。优化招商方式,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筛选包装重点产业项目,推动以企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。优化招商队伍,配齐配强招商人员,瞄准重点地区、重点企业、重要线索,建立目标客户库、项目数据库,开展务实招商、精准招商。优化招商服务,完善项目联动联审机制,构建一体化招商服务平台。力争年内到位外来资金超过20亿元,利用境外资金超过2000万美元。全面落实外贸稳增长政策,激活零业绩企业,帮促新备案企业,引进生产型外贸企业。力争新增进出口企业10家,实现进出口4.6亿美元。
强化园区建设。统筹枣庄经济开发区、市南工业区产业布局,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,提高中泰化工产业园、税郭纺织工业园、孟庄民营科技园发展水平,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,完善服务配套,吸引资金、技术、项目向园区聚集。重点推进低分子肝素钠等在建项目、骏明光电等在谈项目、科晶玻璃等技改项目,各镇街、经济主管部门要千方百计向枣庄经济开发区引进大项目、好项目。坚决清退“僵尸”企业、“空壳”企业,盘活低效用地,提高土地利用效益。改革园区体制机制,创新项目入区管理服务方法,释放园区发展活力。
突出项目带动。全力抓好98个重点项目实施,力争今年实现投资超过100亿元。优化项目推进机制,实行一个项目、一名区级领导、一个责任单位、一套工作班子、一个工作方案,真包实靠,强力落实。突出抓好总投资49亿元的十里泉电厂“上大压小”扩建、总投资8.9亿元的海之杰纺织彩印包装等续建项目,倒排工期,加快建设,早日投产达效。对三维智能、新中兴农机等新上项目,规范手续,尽快开工建设。抢抓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、沂蒙革命老区规划建设等机遇,精心策划包装项目,下力气争取上级支持。
优化营商环境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、优化服务,坚决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。严格落实行政审批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,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,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,优化企业、群众办事流程。规范中介服务,清理不合理收费,减轻企业负担。积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,营造诚信守诺社会氛围,加快建设信用市中。
(二)坚持“工业强区”不动摇,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。着力实施工业振兴计划,加大力度,推动产业优化,促进结构升级,努力把传统产业做优、新兴产业做大,龙头企业做强、关联企业做精,增强核心竞争力。
培植优势产业。纺织服装产业,抓好生产提升、技术创新、链条整合、品牌创建,推进外贸出口服务平台建设,不断增强纺织服装名城竞争力。橡胶管带轮胎产业,优化产品结构,推动产品向环保高性能转型,提升市场占有水平。建材产业,大力发展特种水泥、水泥制品深加工、新型墙体材料,努力建设建材强区。煤电产业,依托十里泉电厂、南郊热电等企业,利用热源能源优势,着力引进煤电关联项目,建设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。环保水处理产业,推进泰和、鑫泰新上项目建设,加强技术研发,膨胀产业规模,力争年产能达到50万吨。装备制造产业,依托明润特种装备、洪海光电、力拓重工、昊天机械等企业,推动装备制造业向精密铸造、高端智能方向发展。医药医疗器械产业,加快与海王集团等企业合作,力争促成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建设。推进康力医疗与鲁华医药、赛诺康与江苏万邦深度合作,加快发展医用敷料、肝素钠、酶制剂产品,提高研发水平。新能源产业,依托鹏翔光电、德汇新能源等企业,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生产线,打造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。
壮大现有企业。支持中泰、中翔集团夯实煤炭主业,抓好云南、贵州煤矿企业技改整合,盘活盐化工项目,加快转型步伐。积极推进剩余15家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扫尾和万泰“退城进园”工作。实施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提升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。加快泰和集团上市步伐,推动鑫泰、正凯、公信科技到“新三板”挂牌。大力实施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企业行动计划,完成“个转企”600户,培育发展样板100家。强化企业帮扶帮包,努力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,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。
注重创新驱动。推动“百项技改”工程建设,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。实施“质量强区”战略,设立区长质量奖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“质量时代”。突出引智引技,深化与中科院、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,引进“泰山学者”等高端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,促进产学研联合和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重点培育杰诺生物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、泰和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平台,激发企业内生动力。
(三)着力提升城市品质,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。扎实推进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,完善服务功能,强化城市管理,优化人居环境,切实把城市建成优美舒适、幸福和谐的就业中心、生活乐园。
促进城市扩容提质。突出规划引领,推进城区控规全覆盖,完成北部城区及中兴大道城市风貌设计,科学编制停车场、专业市场等规划。启动青檀路公铁立交建设,抓好枣鱼高速市中段、省道244改线工程,完成中兴大道、青檀北路建设,改造提升君山西路、青檀南路和崮山路,实施206国道大修和东环、北环大中修,改善交通通行条件。统筹推进老旧小区、背街小巷、城区亮化、停车场、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,扩展水、电、暖、气覆盖范围,提升保障能力。强力推进15个棚改项目建设,力争尽快实现拆迁居民顺利安置。有序控制城市开发,打通供需通道,逐步消化库存,稳定活跃房地产市场。
推进城市精细管理。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,整合执法力量,实行门前“三包”,推行网格化覆盖,构建权责清晰的大城管格局。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,强力推进城区环境集中整治,全面加强城市交通秩序、市容市貌、居民社区、广场公园、集贸市场管理,大力治理“脏乱差”,规范城市秩序,推进物业管理,建立长效机制,提升城市文明程度,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。
建设美丽宜居镇村。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,加快东王庄、沙沟项目回迁安置。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,加快农村公路、燃气、电力、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,推动城市优质教育、卫生、体育、养老资源向镇村覆盖。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,大力开展镇驻地、村容村貌环境整治,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。
(四)努力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,加快全市商贸中心区建设。坚持龙头带动、品牌引领,抓好布局优化、业态提升、产业融合,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、质量优化。
提升发展传统服务业。以中央广场、1878民国风情街等项目为载体,有序发展城市综合体、商务楼宇,提升三角花园商贸区业态档次。抓好月星家居、怡景丽家等项目建设运营,完善餐饮、住宿、购物、娱乐等服务功能,打造城区西部新兴商贸集聚区。推进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、盛北商贸城、联丰建材等专业市场提档升级,鼓励引导城区低端业态整合搬迁,培育专业市场群。
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。启动建设盛北快递物流园,引导贵诚、九洲等物流项目错位发展,建设城区北部物流产业园区。大力推行“以医助养、医养结合”养老服务模式,推动枣矿医院医养中心、颐源山庄养生养老产业园、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、永安养护院二期、枣庄康复医院等项目建设,培植壮大健康养老产业。大力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依托枣庄电子商务产业园、民泰同购商贸城、康曼德电商等载体,提升企业网络营销能力,推动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。
大力发展旅游业。推进中兴国家矿山公园、铁道游击队主题文化公园规划建设,打造民族工业、红色文化旅游新地标。着力发展乡村旅游,提升甘泉寺景区建设水平,推动龟山景区、仙坛山温泉小镇招商合作。加快永安南部九顶莲花山、马场古村、蟠桃园等景点建设,打造生态休闲、观光采摘度假区。整合提升刘伶古台、傅相祠、王鼎铭纪念园等旅游资源,打造环城历史文化景区。建设区游客集散中心,提升旅游服务功能。
(五)加快农业提质增效,全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。坚持为城服务、靠城致富,用发展服务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,做大做强生态休闲观光、特色林果、菌菜种植产业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发展生态高效农业。依托环城森林绿道建设,重点发展万亩核桃、万亩水蜜桃、千亩樱桃等特色林果业,加快孟庄茶乡小镇、大郭庄葡萄村等特色镇村建设,支持办好枣庄桃花节,打造环城生态观光游憩带。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,提升兴亮蔬菜、义合蔬菜、龙业食品等基地规模化经营水平。大力培植冠宇食用菌、兄弟食品、煜成果蔬等骨干企业,加快三隆食品扩建、富农有机肥料等项目建设,拉长农业产业链条。
纵深推进农村改革。围绕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,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、宅基地和房屋确权,真正让农民吃上“定心丸”。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,推动交易向农村集体资产、大型农机具延伸,让更多农村“沉睡资产”变为“流动资本”。加快环城村居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,通过招商引资、资产入股等方式,盘活村居集体建设用地和场院,发展多种形式农副产品加工项目,激活集体资产增值潜力。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模式,开展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,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支撑能力。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创业、居住生活,促进农民变市民,依法保障其在农村合法权益。
优化农业生产条件。扎实推进莲花湖抗旱应急水库、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建设,重点发展玉米联合收割机、大马力动力机械,推广秸秆综合利用,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积极引导种养大户、家庭农场开展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创新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”经营模式,发展农村电商和实体配送,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。加快实施农村精准扶贫,年内实现1200人脱贫。
(六)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努力建设生态绿色市中。坚持低碳、循环发展,实行铁腕治污,推进植树护绿,建设天蓝、地绿、水净的美好家园。
强化节能减排。抓好省千家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工作,实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工程,开展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、循环经济园区创建,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。制定实施“十三五”减排规划,推进惠营和汇泉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、人工湿地在线监测安装、十电原有机组超低排放等项目建设,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。
推进水气治理。开展工业废气、燃煤锅炉、餐饮油烟、机动车尾气、建筑施工、渣土运输、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综合整治,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,提升大气环境质量。加大周村水库、渴口水源地保护力度,抓好丁庄水源地污水收集管网和西王庄、税郭、东沙河等人工湿地建设,强化执法监管,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。
深化生态建设。抓好采矿塌陷地、榴园北部破损山体治理,加快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三期建设,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。强化矿产资源监管属地责任,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,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。推进绿色市中建设,抓好环城绿化、城区绿化、山体绿化、乡村绿化,持续推进创森十大提升工程,加大绿色廊道、林阴停车场建设力度,打造“城在林中、人在景中”的生态城市。
(七)大力改善民生,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牢固树立民生导向,完善托底政策,强化民生保障,打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平安环境。
完善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。实施创业促进就业计划,成立区创业学院,加快盛北大学生创业园、城区西部电商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建设,开展养老、家政服务就业培训,创办家政服务中心,力争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。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险扩面提标,健全完善社会救助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工作机制,逐步提高基本医疗、养老、低保、最低工资、农村五保、高龄补贴标准,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。
繁荣发展社会事业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,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民办教育,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,巩固区域性教育中心地位。加强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,建立公开课堂听课制度,努力提升办学水平。加快区职业中专建设,完成东湖实验小学建设。依托田屯小学改建建设路小学分校,依托陈庄小学改建红旗小学分校,改造8所薄弱中小学,大力解决“大班额”问题。推进区图书馆争创国家二级馆,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,推进区妇保院改扩建、残疾人康复中心续建、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,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全力备战第二十四届省运会、第九届市运会。落实全面两孩政策,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加快枣庄民族文化园建设,积极争创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。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,保障妇女、儿童、青少年和残疾人合法权益。做好双拥、民兵预备役工作,不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。推动外事侨务、对台事务、防震减灾、老龄、物价、史志、邮政、通信、保险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。
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。深化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,健全完善群众诉求研判解决联席会议制度,形成资源整合、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。积极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,强化信访源头预防,落实领导干部接访、包案、督查督办制度,推动群众合理诉求有效解决。加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、快整治、严执法集中行动,强化职业危害专项整治,严防各类事故发生。开展“守护舌尖安全”专项整治,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,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、用上放心药。
强化财税保障能力。集中精力抓收入、抓节支、多争取,提高财政保障水平。严格执行《预算法》,加快构建全面规范、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。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力度,强化零散税源征管,扩大“营改增”范围。搭建投融资平台,采取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股,凝聚市场合力,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
全力办好惠民实事。坚持量力而行、尽力而为,着眼群众关注,回应群众期盼,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,扎实办好人民东路、建设南路等城区道路亮化,铁东、马宅子等小区供热管网改造,幸福小区、市府宿舍等老旧小区改造,胜利西路综合改造、272座城区和旅游厕所新改建、300户农村危房改造等16件惠民实事,努力让全区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、更美满!

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

各位代表!时代的新要求、发展的新任务、人民的新期盼,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。我们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,改进工作作风,提高政府执行力,自觉做到对人民负责,受人民监督,让人民满意。
提高行政效能。大力开展“庸懒散拖”专项整治,加强机关效能监察,促进办事提速、服务提质、效能提升。牢固树立“责任到我为止”和“做就做实、干就干好”意识,干字当头、实处用力,铺下身子、真抓实干。对定下来的事情,立说立行,雷厉风行,抓实办成;对部署的工作,马上就办,盯紧跟住,一抓到底,定一件、干一件、成一件,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。
坚持依法行政。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、维护稳定的能力。优化决策机制,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法律顾问制度,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、法治化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、规范化。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,扎实推进“七五”普法,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高度重视司法、舆论和公众监督。完善政府内部监督,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恪守廉洁奉公。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驰而不息正风肃纪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,从严控制“三公”经费。认真落实“一岗双责”,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突出抓好政府投资项目、土地出让、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监管,强化行政监察、审计监督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。严格责任追究,坚决严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,努力构建防腐新机制,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。
各位代表!新目标开启新征程,新定位期待新作为。让我们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“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”的精神,以“干在当下、成在实处”的境界,把责任扛在肩上,把使命牢记心头,咬定发展不放松,携起手来干事业,为完成今年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、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!
 


http://www.zaozhuang.gov.cn/art/2016/1/15/art_2288_879902.html


作者:不详 来源:网络
相关文章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枣庄上网导航(cn0632.com)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Email:jtwwx@163.com 站长QQ:825855887 鲁ICP备06032213号
  • Powered by laoy! V4.0.6